王虹老師:春秋十載育樹人,師生互勉共升華
燈光不算明亮,恰好能照亮房間每個角落。四樓的工作室裡氣氛和諧溫暖,王虹老師一身樸素的職業裝,正坐在桌前,微笑面對采訪的記者。時間正值下課時分,伴着溫婉的下課鈴,她的聲音令人親切。她談吐間仿佛在和一個與她一般年紀的人在交流,不像是在采訪,更像是一場深入交心的談話。此時的王老師不像是一位老師,而是陪伴了你很多年的朋友。
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王老師于1976年出生于沈陽,1999年本科經濟學畢業,後赴德國多特蒙德大學攻讀碩士專業,期間修讀投資學和保險專業。繼承了東北人直爽和坦誠的性格,凡事務實,對自己嚴格要求,從不忘記一點一滴的積累。優秀的人格來自不懈的錘煉和堅定不移的初心,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堅持着自我的價值觀,即在工作中體會責任,體會被需要,體會快樂,而在十多年的從教生涯裡,王老師也一直秉持着這種育人先育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優秀來最别人的榜樣。
一位優秀的師長需要具備的首先是過硬的專業素養。王虹老師修讀投資學和保險學,她有很強的跨學科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以及邏輯思辨能力,同時她也精通德語,她從未滿足于現在的知識,而是繼續的鑽研着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更好地和學生交流,如何将課程融入案例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這些都是瑣碎的細節,但是王老師視其為一門學問重視起來,不斷地改進。她說:“與學生在一起,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是自己成長的過程。因為如果你想幫助學生,你就必須比學生站得更高、走得更快、看得更遠。”王虹老師能時刻站在教育前沿,時刻和學生達成默契交流,這都是靠着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和進步。
其次作為師長,不但要在知識層面起到領頭作用,在為人素養方面也要時刻起到表率作用。平日裡王虹老師的自我定位總是朋友,她不會站在老師的立場上去和同學交流,而是時刻以一個平輩的姿态去讨論,去提出意見。即使是自己犯了錯誤,也會及時更正并放下老師的架子向同學道歉。在遇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比如上課時課件播放問題等,王老師也會向擅長計算機的同學請教,絕對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的上課時間。這樣謙卑敬業的态度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這是王虹老師以身作則傳授我們為人的精髓。
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王虹老師做到了。作為一名教師,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非常重要,王虹老師做到了。
走出小課堂,步入學生心
王虹老師的教學方式勝在溝通和交流。大學是獨立的象征,相對于高中生活,我們不但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規劃未來的職業和人生,還要思考着自己的交際圈等等生活問題。我們被賦予了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是往往會有學生濫用這份突如其來的自由,這總會導緻一些學生浪費了大好時光,事倍功半或造成更嚴重的結果。所以大學裡對學生的職業規劃,人生計劃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王老師看到了這一點,她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導不止在課堂上,最為重要的是生活,或者說人生路上的培育,所以她在課堂上經常會“跑題”,從人生的角度去解釋知識,就像在保險課上,她總會在每個知識點的銜接處對信用風險和道德倫理進行闡釋和傳導,這看似和課程内容無關,實則在教導學生不但要做一個有學識有專業素養的人,更要做身正影直的道德人,這樣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王虹老師的課堂裡,同學們總是在學習知識中學會定位自我,又在匡正自我定位中加深了對知識的渴望。
王老師的教學能夠如此吸引學生,就在于她不會生搬硬套地填鴨式灌輸知識,而是聯系實際案例,從日常出發,更接地氣。王老師經常說:“如果想引起同學的興趣,可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比如教學案例的選擇,教學手段的豐富,甚至包括講課的語音語調和肢體語言等,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王老師的教育方式深受學生們的認可和喜愛,對此她也深感欣慰,她自己說:“教師這個職業是最幸福的職業,因為她的付出得到了一種其他一切物質都無法替代的财富——學生的信任與敬愛。所以,在十一年的工作中,時刻被學生所感動,而其中最深刻的莫過于看到學生不斷地嘗試,在教師的幫助下,成就更好的自己。”
身教勝言教,行動勝計劃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是中國的老話。但是王老師更相信的是盡人事以待天命,她總是認真地對待所有事情,從計劃到實踐都身體力行。她說“不完美的行動勝過完美的計劃。”所以王老師的授課總不僅僅拘泥于一節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她鼓勵學生走出去,用切身的體會來代替機械的咀嚼書本知識。至今王老師已經組織過多屆學生參觀各大保險公司,參與各種招聘會,這為學生們職業規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如今的社會評價人都是多維度的,所以,學生光有學曆是不夠的,還要有學力。所以如果兩者都能兼顧,需要我們的同學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王虹老師不會毫無理由地命令學生修身養性,而是會以這樣的口吻結合着社會的情況委婉地提出同學的不足或者說需要改正的地方。在王老師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沒有用對方法的老師,而真正的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變成學生的一員,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做出表率,在教學中王虹老師總會說如果我是你這樣的句式,讓同學們感到親切,也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身教勝于言教,王虹老師做到了。她從來不會糾結對于工作她需要付出多少,以及相應的會得到多少回報,她隻真心地體會着自己在工作中學習到了什麼,并且總是考慮着那些需要她幫助的人是不是受到了應有的幫助,她會感動喜悅于那些受助之人的笑容和成長。她說這就是教師這個職業可以被給予的價值滿足感。
面對那些迷惘中的學生,王虹老師在采訪中是這樣說的:“少走彎路就是捷徑,所以,希望我們的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早規劃,早行動。與其抱怨,不如正視現實,通過努力縮短差距。”她從來不會幫助學生剔除困難,讓學生的前途一帆風順,她做的是引導着學生找到那條路的入口,引導他在跌倒的時候怎麼爬起來,引導他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如何學會理性的對待成功。王虹老師給予學生的不是滔滔不絕的人生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滿分答卷,她給予的是一段耐心的等待,一份厚重的陪伴。
這就是植樹人啊,十載育樹人,不求他們參天不倒,隻希望看着他們最終都以自己的那份樹蔭,那份擔當,那一份他們可以獨自面對和保護的未來。王虹老師正是這樣一位能夠以一言一行教書育人的老師,如微風,如細雨,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塑造着學生。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波瀾壯闊,但王老師的每一話都在我們心底紮了根,發了芽,帶給我們深深的影響。